伴隨著城市找回久違的“煙火氣”,上海商業的“元氣”也在逐漸恢復。今天,從上海商業航母百聯集團傳來好消息:今年6月,百聯集團實現商品銷售同比增長3.64%,上海區銷售增長10.05%。對比近期上海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百聯集團的“6月戰報”跑贏了大盤,為穩住消費“基本盤”做出了貢獻。
百貨業態代表著改善型消費,上海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以來,消費者旺盛的“補購”需求,讓百聯集團旗下的百聯股份加速回暖。6月份,擁有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3大業態的百聯股份,在客流僅為常態化一半的情況下,共實現商品銷售近12億元,業績恢復至同期的8成以上。


百聯股份副總經理徐凌玲介紹,他們在上海共有33家門店,其中,市郊門店復蘇力度最大,百聯金山購物中心銷售實現增長,增幅達到7%,百聯南橋購物中心消費也恢復至9成以上。此外,第一八佰伴作為龍頭門店,銷售目前也已完全恢復。
“從品類經營結構來看,運動大類領跑,國際名品、化妝品、女裝、珠寶飾品等大類,銷售額均超千萬元。”她介紹說,特別是兒童用品大類,6月份同比增幅高達30%;位于第二梯隊的是國際名品與數碼家電,整體銷售已基本恢復至同期的9成。


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生鮮消費、大健康消費、線上消費需求旺盛,更是百聯集團穩住消費“基本盤”的奧秘所在。今年6月,擁有大賣場、標超等業態的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整體銷售同比成長8.8%,其中,上海門店表現尤為搶眼,大賣場銷售同比增長23.4%,標超是26.4%。
“顧客對我們說,現在看到冰箱空了,總忍不住要把它快點填滿。”聯華超市市場營銷部長趙凌告訴記者:“6月份,聯華上海門店的肉禽蛋同比增幅接近20%,蔬菜高一點,有23%,水果是13%,平均下來差不多在20%左右。另外,今年上海特別熱,讓度夏的剛需啤酒飲料大類,整體增幅在30%以上。”
“今年6月,第一醫藥銷售額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的‘四大金剛’藥品、器械、保健品和參茸滋補板塊全面飄紅,特別是上海試行個人賬戶可以支付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醫用口罩的費用,對我們門店線下銷售的增長起到重要作用。”第一醫藥創新業務部總監陳軼夢介紹,在保健品和參茸滋補品板塊中,價格相對要貴的靈芝孢子粉、蟲草、石斛銷售業績突出,不少消費者坦言,對自己好一些,買給自己吃。
此外,今年6月,百聯集團的全渠道平臺i百聯線上銷售同步提升50%。其中,家用電器同比上升了38%,冰柜同比增長1388%,冰箱也同比增長了156%。廚房小家電的同比增長122%,美容護理在線上的同比增長達到了33%,第四大類提升的是生鮮食品。
自6月16日起,百聯集團啟動“美好如常·百聯樂享生活季”營銷活動,大手筆砸下18億元“百聯消費券”,力度遠超往屆“五五購物節”。220多場營銷活動輪番上陣,涵蓋旗下聯華超市、百聯股份、第一醫藥、百聯汽車、三聯、好美家、逸刻、i百聯線上平臺8大業態全國4000多個零售網點,百聯集團在滬2200多家門店悉數參與此次活動。
百聯集團經濟運營部執行總監史小龍表示,18億“百聯消費券”從6月16日開始周周送,通過i百聯平臺、線下企業自有渠道、外部合作渠道等,以電子消費券形式投放,消費者購物時,不僅能夠享受商品的“明折明扣”,還可以使用抵用券,一直要延續到9月底。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記者 吳衛群)